2022年7月16日至19日,我院成功举办了第四届“2022年中国(成都)智能信息与量子信息国际论坛”,此论坛由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主办。
本次论坛设立了量子计算与量子通讯、不确定分析与智能计算两个分会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电子科技大学王晓霆教授、重庆邮电大学邱东教授、山西大同大学郭钰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昌燕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张贤勇教授等出席会议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此外,电子科技大学舒兰教授,内江师范学院彭家寅教授,我院院长莫智文教授,副院长柏明强教授,我院张贤勇教授,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共四十余人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张贤勇教授、彭家寅教授主持。
参会专家与我院师生合影留念
会议开始,张贤勇教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智能信息与量子信息国际论坛的发展情况。随后,莫智文院长对参会专家学者表示问候和欢迎,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数学科学学院院长莫智文教授致词
在为期4天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智能信息与量子信息”,分5场大会报告和18场分会报告。
在大会报告中,电子科技大学王晓霆教授、重庆邮电大学邱东教授、山西大同大学郭钰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昌燕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张贤勇教授等专家分别以 “From quantum search to query-based eigensolver and spectral clustering ”、“On generalized differentiability and its applications”、“Genuine multipartite entanglement measure ”、“量子机器学习中的安全问题”和“Three-way decision and three-level analysis ”为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在“量子和不确定性”两个分会场中,老师们和研究生们等作了报告。例如彭家寅教授作了题为“Enhanced joint remote state preparation under correlated amplitude damping decoherence by weak measurement and quantum measurement reversal”的报告,章志华教授线上作了题为“Trace inequalities based on two-parameter extended Wigner-Yanase skew information ”的报告,于佳丽教授作了题为“神经网络的吸引子记忆机制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的报告,蒋洁芳博士作了题为“基于三支决策的决策理论多粒度模糊粗糙集的度量、模型及约简研究 ”的报告。
会议期间,专家们给我们提供了开展科研学习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有待解决的新问题。参会师生踊跃提问,与专家们积极讨论交流,整场会议气氛非常热烈。此次会议对促进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后,论坛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取得圆满结束。
专家简介:
王晓霆,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硕士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先后在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麻省理工学院,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开展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包括量子计算、量子机器学习、量子优化、量子控制、量子精密测量等,其学术成果发表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pj Quantum Information, IEEE TAC 等刊物。代表性工作包括:
1. Phys. Rev. Lett. 117, 170501 (2016);
2. Phys. Rev. Lett. 116, 090404 (2016);
3. Phys. Rev. Lett. 114, 170501 (2015);
4. Phys. Rev. Lett. 110, 157207 (2013);
5. Phys. Rev. Lett. 107, 177204 (2011).
邱东,重庆邮电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逻辑学会非经典逻辑与计算专委会委员,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工程理事会理事,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60 余篇,SCI 检索 50 余篇。其研究领域涉及模糊分析学以及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等。
郭钰,男,1983 年 2 月生,山西偏关县人,山西大同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副院长,山西省高校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 2018 年度青年优秀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量子信息理论研究。在量子信息领域 SCI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 篇,出版专著 1 部。作为主持人已结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 52 批面上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1 项、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1 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山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 1 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优秀成果培育项目 1 项。
昌燕,博士,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第一作者论文24 篇,其中:ESI 高被引论文 1 篇、SCI 检索 18 篇、 EI 检索 6 篇);主持或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 4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8 项;授权发明专利15 项(转让 5 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获 Science Bulletin期刊 2015 年最具贡献作者奖。
张贤勇, 加拿大 Regina 大学客座教授、博士后,同济大学博士后,四川师大教授、博士、博导、251 重点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中国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委会委员,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多种国内外期刊审稿专家,美国《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TWDUG 2022”Workshop 主席、2021 年“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715 年 SCI 期刊《Knowledge-Based Systems》杰出审稿人、曾获四川师大“科研十佳”。长期从事不确定性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擅长使用数学方法与信息技术进行不确定性处理与机器学习,成果发表《Information Science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Knowledge-Based System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Cognitive Computation》等国际期刊,SCI 一作 20 余篇(其中 ESI 高被引 4 篇、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扩展 ESI 高被引 2 篇),科学出版社学术专著 2 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 2 项(特别资助、面上项目)、上海市博士后基金 1 项(面上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2 项(应用基础、青年基金)。
编辑:数学科学学院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邮编:610068) 学院党政办邮箱:SXYdzb@sicnu.edu.cn 学院教学办邮箱:SXYjxb@sicnu.edu.cn 学院学工办邮箱:SXYxgb@sicnu.edu.cn © All Right Reserved .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四川师范大学网信处制作维护) 蜀ICP备05026983号 信息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