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单位
数学科学学院
二、项目名称
数学基础学科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项目
三、依托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培养目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四川师范大学最早所建的五个专业之一,历史悠久,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是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数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实验班”旨在立足学校和学院实际,以数学类专业为基础,在全校范围择优选拔,以数学一级博士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为支撑重点培养,以双一流学科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为平台充分保障的方式,培养数学拔尖创新人才。通过研究性学习、科研实践、联合培养,使之受到系统科学研究训练,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具备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术兴趣浓厚、学科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宽广国际视野的拔尖人才,为其将来成长为数学高级研究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五、培养方式与举措
1.实施“名师工程”。由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学院发展顾问委员会等组成拔尖学生培养团队,确保学术专家、教育专家对拔尖计划课程体系设计、培养方法和环境、教改思路与途径等方面的全面把握。
2.实行“书院制”和“导师制”。对于本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同学,实行书院制管理。所招收的30名同学,将参与到数学科学学院8个科研创新团队的工作中,采用1-2-3-3模式组建教授-研究生-本科生混编培养编队,实行双向选择的导师制度。
3.创新培养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以数学必修课为基础,通过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形成融合交叉的前沿纵深课程体系。以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原则为指导,根据学生兴趣和科学潜质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并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突出个性化指导。开设专题讨论课和读书班。基于导师制,开展科研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学生个人或组成团队申请至少一项校级科研训练项目,学院提供经费支持,并在老师指导下最终形成论文或研究报告。
4.开拓学术视野,实施校际联合培养,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搭建校内、校际学习交流的平台。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举行学术讲座、开设短期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与学术大师面对面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开展拔尖学生论坛,引导学生跨学科交流,组建跨学科学术团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深化国际国内合作,增强国际视野。
5.积极开展课程教学和管理改革。实施小班化、探究式课程教学。专业基础课程一律实行小班教学。运用智慧教室、线上线下课程等实施探究式教学,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学生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严格学业评价,在专业课程中全面探索全过程考核及命题的科学有效方法。
六、选拔条件
选拔范围:四川师范大学2024级学生
选拔人数:本实验班人数拟定为30人
选拔条件:
1.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立志从事数学基础研究及其应用
2.申请基本资格:高考数学成绩>=110 且高考英语>=115
七、选拔流程
1.宣讲会时间:
专业 |
宣讲时间 |
宣讲地点 |
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人才实验班 第一场 |
2024年11月24日 19:00-19:40 |
狮子山7-103 |
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人才实验班 第二场 |
2024年11月24日 19:50-20:30 |
狮子山7-313 |
2.报名时间:11月23日上午9:00-11月25日下午17:00,学生可自行登录教务管理系统填写专业调整申请。
3.资格审查:11月26日前,学院完成申请学生的资格审查。
4.选拔考试:具体考核时间将在数学科学学院网站予以发布;笔试内容:大学数学(含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
5.综合面试:面试内容包括英语面试、专业面试(含专业素质与创新、研究潜力)。面试名单根据选拔考试成绩,按录取人数的1.5倍来确定面试名单,具体情况见后续通知。
6.录取上报:12月12日前,根据最终成绩择优录取,完成公示上报工作。最终成绩由选拔笔试成绩、面试成绩按4:6的比例折算而成。
八、动态管理
每学期末,学院组织导师团队和相关人员,每学期根据课程成绩、专家面试、读书报告、科研训练报告等实施综合考核,考核合格方可继续完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考核不合格则退出该计划。增补本年级成绩优秀、学科兴趣坚定、创新潜质突出的数学类学生进入计划。
凡有下列情形者,自动退出数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
1.所修读课程有不合格者;
2.第一年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第二年为未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者;
3.学院组织的考核不合格者;
4.有违规、违纪行为者。
九、其他
1.在奖学金、保送研究生名额的分配等方面,参照学院的平均水平,按比例分配。
2.关于实验班的其他未尽事宜,由数学科学学院负责解释。
编辑: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1月前 244
数学科学学院 1月前 645
数学科学学院 2月前 309
数学科学学院 2月前 300
数学科学学院 2月前 218
数学科学学院 2月前 244
数学科学学院 2月前 512
数学科学学院 2月前 244
数学科学学院 2月前 352
数学科学学院 2月前 258